“當你老了,頭發白了,睡意昏沉……”熟悉的旋律響起,老去無可避免,那么在重慶,人口老齡化情況如何?
記者昨日從市民政局了解到,1994年底,我市就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是西部地區第一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比全國提前了5年。近20年來,我市老年人口呈現出進入早、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多、空巢化的特點。預計到2020年,全市60歲以上總人口將達到800萬人,超過全市戶籍總人口的23%,這也讓我市的養老工作面臨巨大挑戰。
再過2年 60歲以上老人有800多萬
“截至2016年底,全市戶籍總人口3394.66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704.74萬人,占總人口的20.76%;65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476.67萬人,占總人口的14.04%,80歲以上高齡老人高達100.39萬人,占總人口的2.96%,其中空巢老年人家庭有65萬戶。”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相關負責人公布了全市老齡化的“家底”。根據預測,2020年全市60歲以上總人口將達到800萬人,超過全市戶籍總人口的23%。
大力提升養老服務能力
已有1400所養老機構
與此相對應的養老服務機構情況又如何呢?記者了解到,為了滿足我市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市民政局通過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和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等方式,快速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大力提升養老服務能力。
據悉,我市目前共有養老機構1400所,其中公辦福利院67所、敬老院948所、社會辦養老機構385所,養老床位達21.2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數達30張。其中,開展醫養結合的服務機構473家,占養老機構總數的33.8%。另外,城鎮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增至1000所,各區縣均建立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此外,我市還建立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制度,全面提升養老機構運營風險防控能力,為280所依法成立的養老機構購買了保險,切實保障入住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規范行業秩序
關停不合格養老機構64所
為規范養老服務機構的服務行業標準,市民政局實施了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對1084家養老機構進行整改,關停不合格養老機構64所,出臺《重慶市養老機構服務管理標準》《重慶市社區養老服務規范》和《重慶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規范》等行業標準,委托第三方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進行績效評價,督導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運營。并成立重慶市養老服務協會,強化行業自律,規范服務秩序。
扶持社會力量
參與養老服務產業化發展
老齡化社會給養老工作帶來了壓力,但對市場來說,也是機會。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國家養老綜合改革試點區2個、國家醫養結合試點區縣3個,國家級居家和社區養老試點改革區1個,國家級示范養老機構2家,全國健康智慧養老企業2家,健康養老產業聚集區3個,醫養結合示范機構5家。全市新增社會辦養老機構74家,養老機構市場化運營比例達27.5%,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企業新增25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社會化運營比例達46%。”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市民政局將繼續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扶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搭建社區居家養老信息平臺,推動養老服務產業化發展,現已初見成效。
打造三大平臺
促進養老服務行業規范發展
“以前特困老人主要靠政府養老機構兜底,政府養老機構檔次低、標準低。”市民政社會福利處相關負責人透露,市民政局正在探索由機構兜底向資金兜底轉變的保障模式,通過直接供養、政府購買服務、老年人補貼制度等方法,建立普惠性的基本養老服務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努力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公平感和幸福感。
另外,市民政局還將打造養老服務大數據平臺、行業自律平臺,完善政府監管平臺,通過這三大平臺,全面匯總全市老年人的基礎信息和服務需求,掌握養老機構發展現狀,公布養老機構基本情況、床位信息和價格水平,促進供需信息對接和共享,提升養老機構智能化服務質量,并建立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制度,推動制定養老服務行業標準,完善養老機構管理規范、服務標準等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建立行業信用評價體系,促進養老服務行業規范發展。
公辦養老機構要改革
政府運營床位不超過50%
公辦養老機構今后將逐步以公建民營等方式進行改革,委托社會力量參與運營,確保資產不流失、服務用途不改變、服務水平不降低、監督管理不缺失。到2020年,全市政府運營的養老服務床位不超過50%。
此外,我市還將構建醫養聯盟營運體系,到2020年,所有的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要達到30%以上。到2020年,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要覆蓋全市80%的城市社區和60%的農村社區。
針對我市養老服務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我市力爭到2020年新增1萬名養老服務一線的護理人才,培育1000名優秀的養老服務管理人才,滿足養老服務業的人力資源需求,推動養老機構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發展,并打造10家連鎖化養老機構,形成2個養老產業集聚區。
重慶獨特的地理形態和豐富的溫泉資源是其他地區所沒有的,我市將充分利用重慶的自然風貌和人文環境,大力發展旅居養老、生態養老、溫泉養老等養老新業態,打造一批具有重慶特色的養老服務新模式。
更多精彩養老資訊,歡迎關注養老天地www.7896131.cn
來源于《重慶晨報》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