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將探索醫院+第三方臨床檢測實驗室聯合創新模式,在第三方精準醫學技術服務、罕見病篩查診斷、人工智能醫學影像、醫用新型材料、創新醫療器械等方面,探索產學研融合轉化路徑。”8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北京市商務局召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重點領域開放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會上,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發布了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八大重點領域開放改革三年行動計劃。
據介紹,北京是全國首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已形成了一系列在全國復制推廣的試點經驗。北京在落實國務院批復的新一輪試點177項任務的基礎上,又進一步聚焦科技、互聯網信息、金融、教育、文化旅游、醫療和養老、專業服務等服務業開放重點領域,由10個市級相關部門牽頭,制定了8個專項開放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推出190項開放創新舉措,涉及全市64個責任部門。
“目前,新一輪試點的177項試點任務已經完成60項,通過擴大開放,一批新業態落地北京。2019年上半年,北京市服務業新設外商投資企業755家、實際利用外資85.9億美元?!?閆立剛介紹說,在新的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推進中,除了關注生產性服務業以外,還特別關注生活性服務業的開放和改革。
以醫療和養老領域為例,他說,醫療、醫藥、醫療設備等,包括檢測的、生產、制造、研發、設計等多個部門,又涉及到多方面的制度規范體系。北京市將建立健全配套監管服務機制,探索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創新監管體系。這些與百姓生活,特別是就醫用藥方面的創新發展密切相關。
《醫療和養老領域開放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由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和市民政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共30項開放改革措施。
該行動計劃圍繞解決醫療和養老領域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提出了10個方面的工作措施。涉及實施外國醫師多點執業注冊,使醫師執業和患者就醫更加便利;擴大長期護理保險試點范圍,逐步建立適合本市實際情況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改為備案制管理;試點建立集體土地流轉、占用集體土地、現狀變更性質等細化政策,研究政府保障就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土地供給政策;推動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建立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等。
在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在醫療和養老領域,北京將開展國際化醫院試點,確定6個試點區和7家試點醫院在國際化醫療服務方面先行先試,制定國際化醫院試點配套支持政策。
“此外,實施設立中外合資合作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試點,鼓勵境外申請人在北京設立中外合資合作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引進國際先進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管理制度和服務方式。”該負責人說,行動計劃還提出開展診所備案制試點,將在朝陽、海淀等4個試點區將診所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管理,連鎖診所統一由市級備案,并將診所納入醫聯體和政府購買服務范圍,為診所設立和運營發展提供更好政策環境。
更多北京地區精彩養老資訊,歡迎關注北京養老天地網http://bj.yanglaotiandi.com/
來源于《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