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老齡化社會,房企爭相搶灘養老產業已經不是新鮮事。據中國建設報粗略統計,目前進入養老產業的各類房企數量已超過100家,市場需求仍在不斷膨脹,但供需關系并不平衡。值得欣慰的是,擺脫傳統的房地產開發思維、跳出“養老地產=養老產業”式發展邏輯、“去地產化”正逐漸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共識。
3月12日,綠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綠地香港”)正式對外發布醫康養產業發展戰略。同期,綠地香港健康投資公司正式揭牌。這并非綠地香港首次在養老產業領域布局,早在去年6月,該公司就與云南省昆明市政府共同合作發展大健康醫療及旅游產業,簽署了“綠地春城·滇池國際健康示范城項目”合作協議。
“國家近年來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大力發展養老產業的利好政策,逐步建立了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對健康養老產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非常有信心,今后將充分利用在產業資源整合方面的優勢,加快調配國內外尖端康養資源,積極推進品牌戰略合作,通過資源匹配形成產業協同,從而深耕養老產業領域,盡可能為天下老人創造有尊嚴、有質量的晚年生活。”綠地香港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陳軍接受包含中國建設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分析表示。
跟大多數進軍養老產業的房企一樣,綠地香港的主業也是房地產,之所以進入養老行業,與房地產行業進入下行周期、整體利潤下滑密切相關。但與傳統的房地產開發思維不同,養老產業更多注重的是多元化和復合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如何創新服務模式,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產品線、服務體系并不斷完善產業鏈,成為相關房企未來在養老產業領域能否取得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養老產業進入“黃金時代”
自2000年開始,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且速度在不斷加快。國務院之前印發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顯示,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且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是同期人口增速的5倍多。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3億,約占總人口的18%。未來10年至2025年,我國老齡化人口將接近3億。相關預測稱,到2025年,我國養老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萬億元。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據聯合國確定的標準,一個國家和地區60歲以上老人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10%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了老齡化階段,中國老齡人口以每年超過800萬人數字增加,到2050年老年人口占比將達到30.8%,約4.3億人。上海目前已經成為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城市,從人口發展趨勢來看,上海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總數于2020年超過570萬,按照2500萬常住人口的規劃目標,約占22.8%。預計在2045~2050年間達到峰值。在此背景下,發展養老產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陳軍表示。
養老產業除市場本身充滿誘惑外,國家在政策層面也在大力推動該產業的發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等政策相繼出臺,為提升我國新時期老齡事業發展水平、完善養老體系、發展養老產業進行了頂層制度設計。
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指出,我國養老產業遇到了難得的發展契機,要真正成為朝陽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市場發揮主體作用,社會發揮協同作用,互為補充,形成合力。“未來10~15年將是養老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年代’。”
運營和盈利模式待解
盡管目前已有上百家房企搶灘養老產業,但從目前房企養老產業布局及模式來看,在以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和度假養老為主的前提下,不同企業、不同項目的布局模式均有差異。
以萬科為例,旗下機構養老項目可分為自理型和護理型,而位于杭州的隨園嘉樹項目以公寓、康復護理中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形成養老產業生態閉環;遠洋地產則以輕資產方式運營高端機構型養老,通過與國外較為成熟的養老機構合作、引入設施及專業護理人員提升椿萱茂養老產業品牌的影響力;綠地香港在養老產業方面目前已經形成三條產品線,即復合型國際康養旅居示范基地、阿爾茲海默癥專業照護機構、康養國際社區。
盡管上述房企都在積極探索養老產業的發展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運營和盈利模式依舊是該產業的“現實痛點”。在對養老產業市場結構的研究中,高力國際發現,國內的養老產業目前還處在初級階段,相關企業仍在探索適合國情的運營方式和盈利模式。
長期關注養老產業的業內專家也表示,目前養老產業的運營商和開發商都還在摸索階段,通過借鑒國外成熟養老產業經驗,希望可以落地中國,但中國無論在經濟、文化還是消費結構以及社會支付能力方面都和發達國家的養老市場有很大不同。這也是一些項目出現入住率不高、后續服務無法實施等情況的原因之一。
需要明確的是,養老產業本身并不是一個可以“賺快錢”的產業。涵蓋老年人衣食住行、生活照料、用品生產、醫療服務、文化健身娛樂等多個領域的養老產業,涉及面廣、產業鏈長。建設一個包容、均衡的適老宜居環境,涉及社區服務網絡改造、專業人才隊伍培養、無障礙路網構建等方方面面。
克而瑞信息集團分析師肖文曉表示,多元化多層次養老市場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培育期,相關企業也難以在短期內收回投資。因此創新發展模式、打造可持續的產業鏈,對相關企業實踐及養老產業本身而言都是重要命題。
更多精彩養老資訊,歡迎關注養老天地www.7896131.cn
來源于《中國建設報》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