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全球規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續最長的老齡化過程,如何破局未來養老難題?養老金支付壓力日漸增大之下,構建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加強“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建設成為方向。2016年已經有黑龍江、遼寧、河北、吉林等7個省份當期收不抵支,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可支付月數由2012年的19.7個月下降至2017年的17.3個月。人們活得越來越久、老齡人口越來越多的背景下,僅僅依靠國家層面基本養老金,想要過上富足有尊嚴的晚年生活變得困難。此時,個人層面未雨綢繆,為老年生活提前做好財富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此時,在年輕時拿出一筆錢進行養老儲蓄、投資,作為未來國家退休金之外的“補充”,從而老而無憂。這種做法已經刻不容緩,問題是個人養老投什么,國外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鑒?
三種養老投資法
為了推動養老保障體系“第三支柱”發展,鼓勵個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一個政策大利好來了!3月5日下午,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兩會接受采訪時透露,目前稅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方案已經得到有關部門的通過,現在保監會正在積極準備,將于近期推出。什么是稅延型養老保險?是指投保人在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時,稅前列支保費,等到將來領取養老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老齡化趨勢不可擋,未來干活的人越來越少,領養老金的人越來越多,我國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推動第三支柱發展迫在眉睫。如果個人進行養老投資,可以購買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還可以購買什么產品,按國外經驗來講有哪些好辦法?3月14日,本報記者采訪了擁有15年從業經驗的獨立理財師尚曉飛,他曾在外資保險機構、外資銀行從事過高端私人財富管理工作,對國內外個人養老投資有著深入研究。
根據我國養老體系發展“第三支柱”,再結合發達國家的經驗,尚曉飛給出了個人養老投資的三種方法,第一種是推行稅延型養老保險的政策鼓勵下,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正在等待公布試點。第二種為股票指數基金定投法,國外養老流行股票指數基金定投,一般投資年限20-30年,比如標普500指數、滬深300等。第三種以房養老,目前我國還處于試點階段,但是有兩個不確定性,人的壽命不確定性與房屋價值的不確定性,需要風控能力特別強的保險公司介入推行。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首先是個稅遞延,投保個人客戶按月、按年或一次性繳納保險費之后,從一定年齡開始定期或一次性領取養老金的保險。目前商業養老保險種類豐富,包括年金保險、兩全保險、定期保險、終身保險,均能夠達到養老目的。不過屆時保險公司會根據政策設計相應的新產品。股票指數基金定投靠譜嗎?尚曉飛強調作為養老投資一定是長期的,年限20-30年。在國外這種個人養老投資較流行,過去長期來看指數還是不斷創出新高的過程。上證指數1991年從交易基數100點啟動,27年后的今天上證指數高達3300點左右,忽略中間波動,漲幅高達33倍。美國標普500指數130多年來年平均回報率大致9%左右,美國道瓊斯30指數最近50年來平均回報率12%左右。以房養老在我國仍未破局,以房養老就是擁有房屋產權的老年人,將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以領取養老金,身故后保險公司再將房產進行處置,實際上就是“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或者也可以叫做“倒按揭”,在一些發達國家比較成熟。但是我國試點3年多來,承保卻不到100人,效果不理想,未來面臨怎么打破困局的問題。
養老投資個性化
“如果再用20年,那已經晚了,所以必須盡快做。一開始走好,減少試錯成本,不要出現問題再糾錯。” “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北京峰會”上,該論壇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董克用稱。
在董克用看來,我國在養老體系“第一支柱”建立的時候,還沒有進入老齡化社會,壓力不那么大,比較從容。但是今天老齡化壓力到來,時間已經不多,因此“二、三支柱”的發展迫在眉睫,沒有試錯的時間窗口。個人能夠主動參與的只有“第三支柱”,個人養老投資、儲蓄進行“補充”已經刻不容緩。但是,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盲目跟隨投資養老,將會對現在生活造成影響。如何個性化設計理性規劃尤其重要。某上市銀行深圳分行理財經理告訴本報記者,個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要量力而行,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情況下適度投資,“錢多就多配置一些,錢少也可以少量長期投資。”
尚曉飛認為,個人在養老投資上要把握好三個原則,一是盡早性原則,二是謹慎性原則,三是平衡性原則。盡早原則很好理解,人越年輕投資負擔越輕,每個月或每年需負擔的投資、保費少,靠的是時間來積累。謹慎性原則主要體現對投資安全、收益率的理解上。“不要把收益率放在最前面,過分關注收益率就成了普通的投資理財概念。養老規劃是剛需、強制性儲蓄、投資,約定時期必須繳費;同時基于投資的穩健性,監管層對保險公司這一塊投資也會嚴格,不能激進,而是穩健,那么收益率不會太高。”尚曉飛強調,必須遵循謹慎性的原則。平衡性原則也很重要,關系到當下生活。由于不同人的理財價值觀不同,平衡現在的消費欲望和為老年儲備需求之間的關系,最終養老投資也會有不同的選擇。尚曉飛將理財價值觀不同的人分類,一是慈烏族,孩子至上,為孩子獻一生;二是蝸牛族,房子至上;三是螞蟻族,節衣縮食存大錢,老年后享用;四是蟋蟀族,有錢及時行樂,不顧將來。
“每個人對照自己的理財價值觀,再決定養老投資的選擇,避免生活受到影響。”尚曉飛說,個人養老投資十分專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以及不同價值觀進行決策,既能當下快樂,也能老來幸福。
更多精彩養老資訊,歡迎關注養老天地www.7896131.cn
來源于《華夏時報》
無